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1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55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5 毫秒
1.
2.
Due to the direction, intensity, duration and consistency of genetic selection, especially recent artificial selection, 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domestic pigs has been greatly changed. Therefore, we reasoned that there must be footprints or selection signatures that had been left during domestication. In this study, with porcine 60K BeadChip genotyping data from both commercial Large White and local Chinese Tongcheng pigs, we calculated the extended haplotype homozygosity values of the two breeds using the long‐range haplotype method to detect selection signatures. We found 34 candidate regions, including 61 known genes, from Large White pigs and 25 regions comprising 57 known genes from Tongcheng pigs. Many selection signatures were found on SSC1, SSC4, SSC7 and SSC14 regions in both populations. According to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and network pathway analyses, most of the regions and genes were linked to growth, reproduction and immune responses. In addition, the average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coefficient FST was 0.254, which means that there had already been a significant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the breeds. The findings from this study can contribute to further research on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pig evolution and domestication and als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s for improvement of their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相似文献   
3.
对武汉东湖三个定点观测站和潜江市一深水机井中异养细菌群落的种群组成、对不同基质的反应、菌株和群落的生理特征和活力水平等方面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差异较小的东湖Ⅰ、Ⅱ、Ⅲ站异养细菌群落间的差异亦较小,具有类似的结构特征和生理活力水平,对特定基质表现了相似的作用模式;地下水中的异养细菌群落在上述几方面均显示了明显的差别。此外,在异养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研究方法上亦是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常中国人中枢运动系统传导时间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月秋  滕国玺 《生理学报》1991,43(4):322-329
本文应用高电压、低输出阻抗刺激器,经皮给予大脑皮层和脊髓电刺激(BSPES),同时在上肢鱼际(Thenar)和下肢胫骨前肌(Muscle tibialis anterior)上记录诱发肌肉动作电位,测定了64名正常健康中国人(男:46;女:18)的中枢运动系统传导时间。受试者年龄为20—67岁,身高为156—185cm。刺激大脑皮层出现反应的潜伏期与刺激脊髓出现反应的潜伏期之差为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实验测得鱼际的 CMCT 为6.69±1.48ms;胫骨前肌的 CMCT 为12.90±1.59ms。经统计学处理证明,CMCT 与左右侧肢体、性别、年龄及身高无关。说明 CMCT 是无损伤测定与评价中枢运动系统功能的较精确的一种客观指标。本文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脊髓内运动传导速度为71.34±10.89 m/s,与文献报道的锥体束传导速度50—70 m/s 相近。因此,CMCT 反映了锥体束的传导时间。  相似文献   
5.
王妮  付小锁 《生理学报》1996,48(1):83-88
采用放射受体分析法,测定了动情周期不同阶段及去卵巢大鼠子宫胞浆雌二醇和孕酮受体含量,并观察了子宫腔内注射酪、丝、苏三种氨基酸对子宫胞浆雌。醇、孕酮受体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L-酪氨酸对动情前期、动情期、间情期大鼠子宫胞浆雌二醇和孕酮受体都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2)L-酪氨酸也降低去卵巢大鼠子宫胞浆雌二醇和孕酮含量,即这一作用不是通过影响卵巢激素分泌实现的。(3)L-苏氨酸仅可降低动情期和间情期大鼠子宫胞浆孕酮受体含量,而对相应周期雌二醇受体没有明显作用。(4)L-丝氨酸和L-苏氨酸对去卵巢大鼠子宫胞浆雌二醇和孕酮受体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无盐条件下,外源乙烯对苜蓿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但对最终发芽率无影响。盐渍严重抑制苜蓿种子萌发,加入1~50μl/L(v/v)外源乙烯或0.1~5.0mmol/L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或5~100mg/L(w/v)乙烯利(ETH)均能极显著地减轻NaCl对苜蓿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激动素(KT)也有类似作用,并能促进萌发种子的乙烯产生,它与ACC一起使用,则对种子萌发和乙烯产生均显示加成作用。在NaCl胁迫下,应用乙烯和乙烯利虽有利萌发,但幼芽鲜重和下胚轴长度明显低于无盐对照。  相似文献   
7.
用不同自由基源处理的胆红素与鼠肝细胞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胆红素自由基可引起鼠肝细胞脂质过氧化,使总谷胱甘肽及GSSG水平明显下降,细胞损伤后,乳酸脱氢酶外漏,上述结果与自由基浓度正相关,而与其种类无关,牛血清白蛋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差示光谱表明:胆红素可能与细胞色素P-450快速形成络合物。根据以上结果,重点讨论了胆红素自由基对肝细胞损伤的化学本质及其与胆结石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938例初生婴儿接种小剂量(10ug×3)乙肝疫苗后3-5年的预防效果进行了随访观察,并以253例初生儿未接种疫苗者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接种组3-5年后抗-HBs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HBsAg阳性率则较对照组显著为低。感染保护率86.7%。结果还表明,接种乙肝疫苗3年后加强1次,比不加强者P/N均值显著增高。文章认为初生儿接种小剂量乙肝疫苗有长期免疫效果;接种后3年加强接种1次,可保持较高免疫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定量研究了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和软骨组织基质中Ⅱ型胶原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氧自由基(·O-2和·OH)和具有自由基性质的物质(黄腐酸,镰刀菌毒素)可使软骨细胞合成,分泌异常的非Ⅱ型的胶原蛋白,同时,硒化合物可明显地抑制此种效应。  相似文献   
10.
草鱼、鲤、鲢、鳙肝胰脏和肠蛋白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8.7、8.7、7.6、7.6和8.4、8.7、8.0、8.4。草鱼、鲤和尼罗罗非鱼的肝胰脏蛋白酶活性比肠的高;鲢和鳙的肝胰脏蛋白酶的活性却比肠的低;尼罗罗非鱼胃的蛋白酶活性明显高于肝胰脏和肠的。草鱼、鲤和尼罗罗非鱼的肝胰脏蛋白酶活性明显高于鲢和鳙的;5种鱼的肠蛋白酶活性,鲤最高,尼罗罗非鱼最低,草鱼、鲢、鳙和尼罗罗非鱼间蛋白酶活性无明显差异。草鱼、鲤、鲢和尼罗罗非鱼的肠蛋白酶活性由前向后递减,而鳙的则以中肠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